13068808173

偏光式3D和主动快门式3D有什么样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0-09-17 15:25;27点击:0次,作者:创一互动视觉
  我们市场上3D显示器基本分偏光式3D与主动快门式3D两大类型,这两种技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都是为解决在显示器上实现3D立体显示的应用方案。偏光式3D与主动式3D技术各有利弊,相互排斥,为了让消费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偏光3D与主动快门技术的特点,下面科技将对着两种技术做一个简单明了的分析。
 
  偏光式3D显示技术
 
  偏光式3D立体成像技术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通过在显示屏幕上加放偏光板,可以向观看者输送两幅偏振方向不同的两幅画面,当画面经过偏振眼睛时,由于偏光式眼睛的每只镜片只能接受一个偏振方向的画面,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偏光式3D眼镜
 
  也许还有人会问起市面上出现的那种名曰:不闪式3D又是什么概念呢?这里笔者要重点给大家做一个明确解释,其实不闪式3D也就是上面我们所提及的偏光式3D。因为偏光式3D成像技术的刷新频率要远远优于传统的快门式3D成像的刷新频率,尤其是针对所谓的闪烁指标,这种不闪式3D眼镜的闪烁指标低于快门式3D眼镜将近700多倍,低于行业闪烁标准近300倍。
 
  偏光式3D显示技术
 
  从这点来看,偏光式3D技术对于肉眼观看3D影片的舒适度要更高一些,避免了长时间观看3D影片给眼部带来损伤。而配备这种技术的偏光3D眼镜最大的特性就是眼镜轻便、造价廉价,但对显示器屏的陈本要求很高,一般要达到240赫兹的刷新频率。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的画面清晰度要比原始分辨率最大化减少一半,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全高清亮度。
 
  偏光式3D技术的优点:3D眼镜成本便宜并且轻便无需充电价格优势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被注重性价比大众消费者接受。
 
  偏光式3D技术的缺点:因为偏光3D技术采用的是分光法成像原理,会使画面分辨率减半,难以实现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降低了画面的亮度。此外,偏光式3D技术对显示器的要求较高(达到240赫兹刷新频率)。
 
  主动快门式3D技术
 
  主动快门式3D重要是通过进步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持续交织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把持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准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这项技巧能够坚持画面的原始辨别率,很轻松地让用户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会造成画面亮度下降。一般情形下,3D液晶屏幕刷新频率必需到达120Hz以上,也就是让左、右眼均接受到频率在60Hz以上的图像,才能保证用户看到持续而不闪耀的3D图像后果。
 
  从技术上来看,快门式3D电视主要是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将略有差异的图像依次传送至3D眼镜,使左右眼交替接受画面,从而让观看者的眼前呈现出3D立体感。上海3D投影技术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并且主要应用在工业商用显示市场,所以大众消费者接触的不多。由于速度很快(大约每秒120张),所以消费者不会有所察觉。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达到全高清、残影少、3D效果突出。
 
  主动快门式3D技术的主要依靠的是液晶眼镜来实现立体成像,它的镜片实质上是分别控制开/关的两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层有黑和白两种状态,平常显示为白色即透明状态,通电之后就会变黑色。通过一种讯号发射装置,让3D眼睛和屏幕之间实现精确同步。
 
  通俗的来说,主动快门式3D技术就是通过镜片不断进行高速开/关状态来实现3D立体影像的成像,从这点来看,势必会造成长时间观看影片出现头晕或者眼睛不适疲劳的情况发生。
 
  主动快门式3D眼镜
 
  主动快门式3D技术的优势:残影少、3D效果突出、能够达到全高清3D效果输出、屏幕成本比较低只需更新刷新频率达到120赫兹即可导入这个技术。体感互动是通过硬件互动设备、上海体感互动系统软件以及三维数字内容,来感应站在窗口前的观看者,当观看者的动作发生变化时,窗口显示的画面同时发生变化。
 
  主动快门式3D技术的缺点: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眼睛疲劳甚至头晕现象、配套的主动快门式3D眼镜的价格比较昂贵眼镜需要充电并且较厚重。

13068808173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西涌大街171号长堤文化园C101
QQ:1225458057
微信号:359391254
邮箱:837219858@qq.com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 首页
  • 咨询电话
  • 返回顶部